口琴組成立於一九七一年, 由幾位對口琴有興趣的朋友組成,屬於黃大仙社區中心社區工作部其中一個興趣小組,但當時的口琴組尚未有正式名稱。 一九七二年,著名口琴大師梁日昭先生亦曾經在樂團執教,由這時開始,口琴組除經常參與文娛康樂活動和義務演出外,更應邀參加電視台的演出,致力向公眾推廣口琴音樂文化。
一九七三年口琴組參加了一個電視台的音樂比賽節目,成績非常優異,而且認識了當時比賽的評判口琴名家徐德明先生,為了提高口琴隊的水平,於是力邀徐德明先生為口琴隊名譽顧問兼口琴導師。 同年(一九七三年),成立了第一屆幹事會,經會員大會通過,決定將口琴組定名為「曉彤口琴隊」(以下簡稱為「曉彤」)。在除德明先生悉心指導下,「曉彤」自此發展為正統音樂的半音階口琴樂隊,所演奏的樂曲也比以前更多樣化,不但有西洋音樂,而且加入了中國民族音樂作品,這對「曉彤」在口琴音樂發展來說,是一個重要的起步。
一九八四年,由前指揮車永樂先生和前主席曾劍崗先生領導下,「曉彤」在香港大會堂舉辦了一次歷史性的大型公開演奏會,表演節目包括口琴管絃樂團大合奏和徐德明先生口琴獨奏等,演出獲得音樂界的稱譽。一九八五年應邀到荃灣大會堂,為香港青年合唱團作伴奏,這可算是一種新的嘗試。
為了更有系統教授口琴課程 , 一九八五年開始進行編制第一本的半音階口琴教本 , 經過一段時間試用後 , 在一九八七年發行初版 , 正式發給口琴培訓班使用。 由七十年代中至八十年代尾,「曉彤」表現非常活躍,經常舉辦公開音樂會,令隊員有更多演出和學習的機會,亦經常鼓勵隊員參與公開性的音樂比賽,如香港校際音樂節比賽等,隊員屢獲獎項。可是,隨後「曉彤」的活動經過了一段很長時間的低潮。
直至一九九九年,「曉彤」設立了「曉彤口琴網」( http://www.haletone.com),開始利用互聯網無窮的發展潛力,讓更多人認識口琴音樂藝術,於是「曉彤」的活動又再蓬勃起來。二零零四年 ,除經常為不同的社團活動表演外,亦經常參加義務演出,回饋社會。「曉彤」除了在音樂推廣方面作出努力外,亦經常為隊員舉辦康樂活動,以增進隊員間的感情。二零零六年二月,「曉彤」在香港太空館演講廳舉行了「曉彤口琴觀摩會2006」,繼而在同年九月於黃大仙社區中心禮堂舉行「音樂薈萃35」。
二零零六年九月,「曉彤」經特別會員大會通過,進行了內部重組,社團註冊名稱定為「曉彤愛樂口琴樂團」 (Haletone Philharmonica)。二零零七年十月,由現任主席王鑑威先生及指揮羅創民先生帶領下,首次以「曉彤愛樂口琴樂團」名稱在沙田大會堂文娛廳主辦「曉彤口琴觀摩音樂會 2007」。二零零八年八月,再接再厲,在上環文娛中心舉辦了「曉彤口琴觀摩音樂會2008」,顯示新一代「曉彤」的活力。
在培育口琴人才工作方面,除定時在黃大仙社區中心舉辦免費口琴班之外,亦以非牟利為原則,與學校和其他團體合辦口琴班。此外,本著推廣口琴音樂的信念,「曉彤」在 2007 年開始,開辦了一系列的免費口琴專題講座,其中包括「 Jimmy Chan 藍調口琴入門講座」、「劉俊雲半音階口琴講座」和「韋恆熹半音口琴講座 」等,並邀請了半音階口琴大師劉俊雲先生為樂團顧問。
2007年,邀請了劉俊雲先生、陳鎮安先生 (Jimmy Chan) 和盧德光先生分別擔任曉彤口琴網站 ( http://www.haletone.com) 的半音階、藍調和複音口琴討論區版主,希望帶給所有口琴愛好者一個無分地域國界的網上口琴交流平台。
二零零九年,得到深資隊員口琴名家伍德望先生歸隊,擔任樂團指揮。
自一九七一年至今,「曉彤」已有三十多年歷史,培育口琴學員數以千計,人才輩出,發展過程雖然並非十分順利,歷盡起跌,幸好有賴一群熱心隊員的努力,「曉彤」得以在風雨中漸漸成長。新一代的「曉彤」會積極與其他口琴團體緊密聯繫,並鼓勵隊員參與本港及國際性的口琴活動。未來,「曉彤」仍會繼續努力以赴,不求名利,全心全意,延承以往優良傳統和信念,竭力提高隊員的水平,培育人才,透過多元化和普及化的活動,將口琴音樂文化推廣至社會各階層。 |